为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响应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号召,在院团委指导下,6月24日,电气工程系团总支书记刘媛媛带领“电力青春行,助力乡村兴”实践队一行8人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西张耿村开展“红色耀三晋青年永传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对实践队开展主题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

抵达西张耿村后,刘媛媛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农业技术夜校。棉花技术培训课堂上,农民学员专注学习的身影,彰显夜校“技术兴农”的使命。文化长廊中,泛黄的老照片与文献资料,勾勒出夜校从建国初期克服物资匮乏组织村民学技术,到新时代开展现代化培训的奋斗轨迹。作为“全中国第一技术夜校”,这里不仅是农技推广摇篮,更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红色精神为内核,将知识扎根乡土。

刘媛媛以“技术夜校的红色基因”为主题,阐释夜校发展与红色文化的深刻关联,点明党员干部带头教学正是“扎根土地、服务人民”的生动体现。同学们通过传统农耕工具体验,感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在乡村图书室同学们再次详细了解它的发展历程,深刻感受当时农村青年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的热情,大家思想上受到了触动,精神上受到了鼓舞。

最后,实践团围绕非遗文化传承,向村民们介绍了舞龙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其蕴含的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深刻内涵,实践队员吴凯,何源示范了彩带龙的基本动作,实现推动“非遗文化”进乡村。活动现场,西张耿村村民与实践团互动积极,反应热烈。

此次“电力青春行,助力乡村兴”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的参观、学习与互动,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正如学生代表所言:“红色文化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从夜校的奋斗历史到如今的技术传承,红色精神始终指引着乡村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青春力量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