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张桂梅:用生命做燃料的“燃灯校长”
发布时间: 2020-12-25 18:30:4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提灯女神”是世界授予弗洛伦萨·南丁格尔的美誉,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在中国云南乡村,有一个人被誉为“燃灯校长”。近期媒体的集中报道,让我们记住了她的名字——张桂梅。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一名乡村教师,她是一位身患重病的63岁的瘦弱女子。她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云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创始人兼校长。之所以称她是“燃灯校长”,因为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学校,为大山里的贫困女孩免费提供教育,点燃了她们梦想的灯,照亮了她们前行的路。这所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学校招收的大多是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却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华坪女高建校12年来,已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摆脱了贫困,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几十年如一日,张桂梅把一切献给了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最美赞歌。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广大乡村教师的积极作用,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教育扶贫的具体实践者和重要推动者,乡村教师在教育扶贫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支队伍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教育扶贫的质量和水平。具体而言,乡村教师在教育扶贫中的特殊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引导者。教师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修养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是他们实现未来发展的基础,是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张桂梅创建华坪女高的初衷就在于她认定,“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她的目的就是要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正是因为她的坚持,1600多名女孩走出了深山,自立自强,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她的教育理念也在影响着她的学生们,有的学生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听说母校缺数学老师,主动放弃了正式编制的工作,成为华坪女高的一名代课老师。

先行者。“扶贫先扶志”,扶贫就是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在贫困地区,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启迪心灵,用自己的文化修养去影响孩子,改变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落后观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除了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和贫困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家庭的情况,防止孩子因贫困而辍学,帮助孩子解决上学的困难。张桂梅为了留住孩子上学,办校10多年来,她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还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孩子坚持上学。

奉献者。张桂梅不仅是大山里孩子们的老师,孩子们的校长,也是孩子们的“妈妈”,她一生没有子女,却是无数个孩子的“妈妈”。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了建校,张桂梅想尽办法四处募捐,默默忍受了别人对她的误解甚至伤害,从不放弃,甚至提出是否可以预支自己的丧葬费。这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信念和奉献情怀的强大力量。身教重于言传,2012年,学校里曾经的一名调皮孩子顺利考上了云南警官学院。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警察,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她把几千元工资全部打到华坪女高的账户上,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学妹。她说,“校长妈妈”就是她的榜样,她要像她的老师那样,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更多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张桂梅那样的好老师,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