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上午,由山西省职业教育能源动力与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承办的山西省职业院校冶金与电力类两个专业虚拟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在钢铁智能冶金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公共虚拟教学实训中心举行,并在腾讯会议室全程直播。该活动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虚拟教研集体备课活动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4〕87 号),旨在深入贯彻山西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清胜院长,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冶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王爱民出席了活动。来自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开设智能冶金专业技术、机电一体化和电力类相关专业的中高本职业院校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和教师代表,相关行业、企业代表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活动。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冶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王爱民对参与活动的各位教师和企业代表们表示了欢迎,并肯定了该活动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小刚老师就中德先进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本土化人才培养实践做了汇报。汇报主要围绕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合作项目背景、主要做法、以及成效特色与推广应用展开。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构建以产业需求为逻辑的课程体系,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等做法,形成了工作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新路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推广应用。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祝文沙老师围绕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区域产业发展情况,从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建设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展示。祝老师结合专业SWOT分析,进行了专业未来发展规划,以更好的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锋老师展示了《电厂锅炉设备及运行》在线课程。该课程基于当前国家能源政策、数字化教学改革、专业招生就业情况等,不断优化、重整教学内容,并通过知识图谱以及AI辅助教学等新的数字化手段,逐步完善新形态的数智化教学,不断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的孙颖老师分享了“十四五”规划教材《金属塑性变形技术应用》的编写经验。教材紧跟国家政策,落实立德树人,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深化三教改革,重构教材体系。该教材深刻阐释了课程研究是教材开发的支撑,内容重构是教材开发的基础,资源建设是教材开发的保障,课程思政是教材开发的灵魂。

最后,陈清胜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陈院长评价本次虚拟教研集体备课活动是一次低成本、高效率的活动,各位教师可以以此为平台,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分享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一本教材或一门课程背后往往隐藏着各位教师多年的执着追求,正是这样脚踏实地的深耕推动了专业建设,提高了课程水平,提升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今后应积极举办和参与这样的活动。

撰稿:刘璐
审核:孙晓思
二审:王爱民
报送部门:冶金工程系
时间: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