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着眼点滴,规范细节,能够带来多大改变?八项规定实施两年后的今天,人们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贯彻落实中找到了答案。
700多天里,八项规定仿佛空气净化器,从一件件过去“见怪不怪”的“小事”入手,吸走党员干部作风里的“污浊”,也引领社会风尚发生改变,让消费市场更趋于理性。
构建为政新生态
中央政治局以上率下,中央国家机关积极跟进,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八项规定出台后,规范公务接待、会议、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等管理办法陆续制定。从具体的事情抓起,才能取得实效。
“工作餐”不再是公款吃喝的“遮羞布”。当了30年村干部的曾小玲说,以前有的领导到村里检查工作,直接明示要去外面餐馆吃饭,有的甚至点名要喝什么酒、抽哪个牌子的烟。“如今来的干部不比以前少,但来了就去村里的食堂,还不能喝酒。”
想以“开会”旗号“游山玩水”的不能打歪主意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严禁党政机关到21个风景名胜区开会。武夷山景区一家酒店的负责人说,自从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很多公务接待都被取消了。武夷山又被列入各级党政机关禁止召开会议的21个风景名胜区,这方面的消费只能继续变少。
还有公款高消费、乘坐超标车、豪华装修办公室……这些“有公款就是任性”的“特权”思维,以及法不责众的心态、蒙混过关的想法、打擦边球的侥幸,都在八项规定的铁律面前,难有滋长空间。
隐藏在“意思意思”“表示表示”中的“权力交易”,也终将随着灰色地带的消失无处寄生。“请吃饭”成了领导们最不愿意听到的“敏感词”,以前可以直接放到单位传达室的礼品,成了“烫手山芋”,甚至可能成为“拉官下水”的“铁证”。
还记得道道禁令下,那句“为官不易”的“叹息”吗?事实上,并非如今“官不好当了”,而是为政生态的重构,是对面子、圈子文化的扫除,是党员干部对公仆身份的重新认识。
培育社会新风尚
党风政风和民风社风好比两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气流。八项规定改善党风政风的同时,也推动民风社风为之一新。
无论是不断飙升的销量,还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价格,都曾真实地反映奢侈品、名酒、高端餐饮、礼品所创造下的种种“烧钱神话”。八项规定出台后,社会上奢靡浪费现象变少有目共睹。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它更成为一种时尚——
打开电视,大排场庆祝、大场面晚会大幅缩水。社会上,“曝光泔水缸”“绿色照明”“资源循环利用”“人人节水”“节约一粒粮”等公益行动蓬勃开展。餐厅里,呼吁“光盘”的海报随处可见,有的商家甚至以打折的方式支持“光盘”。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3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光盘行动”更是获评年度十大新词语之一。
随着公款消费行为的减少,民间扭曲变味的人情消费也开始“刹车”。过去,在一些地方,考上大学要办“谢师宴”,考不上大学要办“升学”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更有甚者,猪羊下崽也要摆酒……如今,这些地方通过乡规民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式,治理各种“人情消费”乱象,倡导健康文明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要低估奢靡的诱惑,更不要小看勤俭的力量。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像一股洪流,影响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只有生活在健康清朗的社会风气下,每个人才能如沐春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引领市场更理性
公款消费“虚火”减退,让市场变得更加理性。
以所谓“会议经济”为例,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等发布报告指出,随着中央有关规定的落实,使用公款举办的政府会议和事业单位会议比例,从2010年36.3%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2013年的22.1%。企业会议市场份额则实现了增长,会议市场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
在八项规定面前,曾经附着在礼品“经济链”上的商贩觉得“生意不好做了”。在北京,负责回收高档礼品再出售的烟酒店老板王先生大半年没卖出一瓶高档白酒,他打算把自己的店改成杂货铺。
一度“不求最惠,但求最贵”的餐饮业等,逐渐摆脱畸形发展,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为了应对客流量的流失,商家纷纷“改旗易帜”,放低身段,降低价格,做老百姓的生意。团购网站上,“高大上”的饭店推出价格大幅下降的实惠套餐;月饼、粽子、大闸蟹们“褪尽奢华”,重新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节日美食。
对奢侈品行业来说,这两年可谓“艰难时期”。国际咨询机构贝恩去年底发布《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称,2013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感觉寒意”,“预计年增长率仅为2%左右,与往年高达30%左右的强劲增长水平相比差距甚远”。
事实表明,如今的市场上,经营“去暴利化”,包装“去奢侈化”,走回归本真的“平民”之路,才是商户、企业更有生命力的生存选择。
需要警惕的是,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一些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穿上隐身衣,进入青纱帐”。坚持、巩固和深化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要盯住一个个具体问题,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以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作风整体转变。
两年,一个新的起点。八项规定对中国的改变,还在继续。(记者 黄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