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传授知识不再是老师对学生单一方向的传输,除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交论文或反思心得之外,在课堂上更可以带入团体讨论及分组报告,让学生们在学习路上不孤单,更能得到意外收获!台湾大学外文系叶德兰教授分享教学实务上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分组学习达到双赢局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分组学习小组」与「传统学习小组」有什么异同呢?在演讲一开始叶德兰教授引领与会者一同思索「分组学习」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及其可能会面临的考验。分组学习小组较重视成员的组成异质性,就像随机分组时,成员是来自不同系所的学生,善用每人不同的知识背景,虽產生相互依赖,但也需履行个别义务;相较于传统学习小组,仅强调工作,却忽略社交技巧。
有位学生因从小的教育习惯,对老师多採取赞同与附和的态度,到英国留学时,教授就对他说:「你完全没有自己的意见吗?都已经是一个博士生,竟然没有自己的立场。」由此可见,学生们平时较拙于表达意见,或是课堂中没有机会训练自我思考,分组学习就是一个良好的演练平台。
了解人我-转化个别差异为共享资源
要如何分组学,轻松教呢?叶德兰教授进一步提出实际的方法,首先是「共同学习法」,也就是分组一起学习,让学生知道,身为小组成员必须要追上大家的进度,每组都要一起回答。再来就可以进入「拼图法」,将一篇文本切成不同段落,让学生随机报数,读到同一段的人就形成一组研究团,下次上课读第一段的学生就要上台教课,且须总结每一段的重点、提出一个让全班省思的问题,让学生体验自己读的东西是有贡献的,正因为成员来自不同领域,所以可以相互交换经验,经过讨论后解决问题、列举学习目标。
另外,课堂上也可用「小组调查法」,限制题材,让小组提出明确的问题,在此方法中,老师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带领学生扣紧主题、朝正确且有意义的方向前进,大多运用于多重定义的议题或是不同面向的探讨。
同有共生-创造组内凝聚力
「我觉得你讲的有道理,『而且』…」叶教授带与会者现场模拟「小组参与过程」,分享小组讨论会遇到哪些状况,团体中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呢?提出意见时应先赞同对方看法,用「而且」取代「可是」,会让彼此讨论更融洽!在小组讨论中常会有「个人诉求」的状况发生,出现只为自己发言,却没有替整个团体设想的成员,此时角色的建立就很重要,比较了解整个小组运作的人,就会把对方的个人经验拉出来,与团体的诉求相结合,形成有利于团体的资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很容易成为领导者。如果出现如「小丑」般幽默嬉闹的角色,不论有多少负面的人事物,都能反之提供小组正面能量。
「我自己的贡献在哪裡?」我的贡献其实就是「占便宜」,叶教授点出要凝聚小组内聚力,让同学们有共识,对小组的付出更不分你我,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每个人进入小组都会產生不安与自我形象的威胁,这就是学生常常对于小组讨论感到不自在的原因,所以老师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愿意自由发表并不受到威胁。另外,还有两个容易使学生退缩的原因,一是不敢说不知道;二是不敢犯错,小组讨论就是享受答案出来前的过程,要让学生坦然面对这些,创造一个舒适讨论环境是最重要的一环,而老师们要带出「过程」,这才是真正要让学生重视并学习的东西。
Technical Tips技术小梯
理解小组参与的背后意义之后,叶教授带我们将概念转化为实际的技术层面,首先「是否预留充足的时间」,除了让小组认识彼此,老师也要将作业的完成程度清楚说明,不然开放性的讨论就没有结论与重点;接著「教师介入的程度」,在小组一开始讨论时应该避免在其中一组停留,因为大家还没开始即会想要听老师的发言,寻求正确答案,再来如角色分工、统整与说明、进度检验等等,都是学生应该在小组中学习的技巧,而老师也能一起成长。
小组讨论最后会出现的难题是,如何公正评估与拿捏小组中每个人的分数,叶教授询问参与者意见,大家几乎都持「同组人都不该拿同样分数」的观点,现场有人提到,除了学生们之间互评,老师也应该有调整的空间;而叶教授的做法则是自己打分数,参考组与组之间互相观摩的评分,计分方法在学期初就表明,减少争议。另外,电机系叶丙成副教授也表示,学生在小组中如参与不甚积极,可能是因为志趣不合,所以他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上臺阐述自己想做的主题与面向,让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而不只是好朋友同一组,这样也能减少组员态度不积极等问题。
Make it a lead with vision experience!
「千万不要低估由一小群有志改善世界者的能力,事实上,就只有他们真正改变了这世界。」叶教授最后分享 Margaret Mead 所说的话,小组就是从彼此「分享」开始,逐渐成长,最后每个人都认同自己「属于」这个团体,而学生也在小组参与中学习与人相处、找到自我价值,更拓展视野,成为一位有宏观的成功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