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2010年12月21日
【编 号】 (2010)第12期 总第41期
【上 报】 院领导
【送 达】 各系(部)、处室
《中国高等教育》卷首语学习
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育人思想,经院领导指示,特收集部分《中国高等教育》卷首语,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并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
【2010年第23期】
贵在转变,难在转变,赢在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和号令,高教领域当然不能也不会听之任之,而应着力把“转变”这篇大文章做足做好,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什么叫转变?转变就是原来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不灵了,亟需践行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模式、开辟新的路径。“转变”二字承载太重,却是新希望所在。不转变没出息,不转变毋宁死。经济领域如此,高教领域亦如此。记得年前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针对现实,发出过两个战略性转变的吁请,即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从战略高度谋划这两大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现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战略性转变,是高等教育增强适应和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客观需要;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更是实现高等教育以质图强、内涵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诉求。只有这两大方面真正实现了转变,高等教育改革才能谈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者说,高教改革成功与否,主要是看能否实现理念、模式和管理的实质性转变。
转变诚可贵,转变最是难。高教改革创新,难就难在转变,怕就怕不转变.或口说转变,而实际还对旧观念、旧模式、旧方式恋恋不舍,或者对有了一些修修补补的小改小革小变化就太过自我欣赏、沾沾自喜起来。高教改革也好、创新也好、转变也好,都离不开找准问题所在。实事求是地查找问题,决不是否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是为了有的放矢地改,在新起点上再求进求变。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履艰难一样,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也存在着“改而不转、转而不变、变而不显”的问题。变不变,小变还是大变,应有社会显示度,社会感觉不到,何谈大变?人类的一大悲剧就在于明知故犯,明明已知道什么是对的,可在行动时往往还选择不正确的做法。谁都会认为我国高校的育人模式不转变,就很难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大家都会对“学校圈养、课堂灌输,同一模子,流水线培养”的旧育人模式深表疑惑,可最在各校的实践中都还在大行其道。大家都高度认同应该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但就是不能在大范围付诸实施,未能见诸有效行动。这也告诉我们,中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的十字路口,旧模式已难以为继,大转变迟早会到来。等不起,慢不得,机遇在前,我们应当更加发愤有为。正因为转变最难,更应该执著用心用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这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战略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实现这个转变,需要高等教育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抑或说,只有着力提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高等教育才能不辱使命、顺应社会的新期待。这就迫切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各高校应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完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调整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构新的人才培养范式,推进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使高教事业更加契合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校社会科学工作也应调整好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注重发挥理论创新和思想文化引领功能。面对这一个个新要求、一项项新任务,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克坚攻难,坚定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促转、以转促变,由此迎来新契机、孕育新希望。
机遇稍纵即逝,转变势在必行。没有大背景大机遇,高等教育要想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上世纪末国家强力推进、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学有所教,那么,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在,党和国家又出台了新的教育规划纲要,由大变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历史新跨越又成为国家意志、人民所热盼。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如果高教界还不能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加快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幅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那就无法向历史交待、向人民交待。只有紧紧抓住新机遇,以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对各高校来说也一样,善抓善用机遇,后发高校就有可能抢先实现内涵快速提升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的翘楚;丧失了机遇,原本基础好的高水平大学也可能滞步不前,成为转变迟缓、质量提升趋弱的落伍者。
贵在转变,难在转变,赢在转变。这同样甚至更加适合于高教管理层。管理层是改革创新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高教领域能否做到以改革促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转变是否到位,在于各级高教和高校管理者科学管理的水平。转变高教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对高等教育教学从整齐划一转向个性多样,对办学老套沉闷转向创构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等,具有特别的关键性意义。可以说,赢在转变.首先是赢在管理转变。高教管理者的转变责任,可谓大矣!
【2010年第22期】
以深化改革推动高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晓越
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推动下,拉动地方财政、行业企业持续投入,极大地激发了立项建设院校大胆探索,努力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全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过程当中,实现了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支持和认可。
在新的历史方位和起点上,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是全体高职人需要思考和承载的新课题。要把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这样一种高等教育新类型的教育办好,就必须抓住“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这一根本,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努力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但需要以动脑为主的劳动者,还需要大量的既动脑又动手的劳动者,一钱劳动者的素质对产业的竞争力,乃至国家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在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事实也一再证明,专业的培养目标越具体、岗位针对性越强.特色就越鲜明,学生就越受行业、企业欢迎.就业情况也就越好。高职院校只有科学把握办学定位,找准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特定服务领域,形成特色与优势,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异大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们身上也实际存在着动手能力比较强、想象思维比较活跃的优势。践行育人为本,就应该更多地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树立和实践“人人皆可成才”的成才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长为懂知识、会技能、讲诚信、肯负责、有爱心的可用之才。抓好内涵建设,就必须更自觉地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树立和实践面向需求的质量观,体现在改革深化上,就应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对行业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对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评价活动,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职院校从需求出发,突出高职教育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
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在校企紧密合作的氛围里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高职院校近年来形成的成熟经验,而且也将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行动主线。落实到培养过程,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就是要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设计和实施生产性实训、项岗实习,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要针对半业生主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针对生源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自信、阳光心态和良好学习习惯,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中提高能力与素质。
应该看到,由于产业技术升级加快,产品不断转型,一般只有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完全跟上产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恰恰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没有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就难以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为解现有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经历、技术操作能力弱之困,在力促院校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专业教师.尽快提高双师素质的同时,需要从企业聘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用一批一线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全面提升教学能力。而保留一部分编制用于兼职教师的聘任,无疑是适宜且现实的选择。当然,各地也应抓紧制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将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既尊重,激励院校一线痴迷于技能型人才培养有水平的老师,也吸引、接纳社会各方有志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强能力的专业技术从事者。
推进高职新一轮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改革。也唯有坚持既改革创新,又从国情、省情、校情的实际出发,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高职院校才能真正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充分展示其独特的实力和魅力。
【2010年第18期】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上下互动
浩 歌
发展中国家办高等教育,从小到大来之不易,由大变强将会更艰难,也更值得期待。强和质是可以划等号的,质变才能强。为了质变、为了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待体制机制创新,办学保障条件和氛围改善,但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如果相对陈旧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尾大不掉,固守重复单向的知识传授、封闭的培养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过于僵化的教学管理、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等,那么,令人振奋的高教质量大提升的景象就很难展现。
是缺乏先进办学理念、科学育人思想吗?好象既是又不是。说是,现实中确有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员,成天应付具体事务或只关注自身的专业课题,基本不学研教育科学理论,淡漠育人为本,不屑于方式方法,对上级倡导和集智凝就的先进理念,风吹头发乱.雨过地皮湿,与理性思考总是隔一层,习惯于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说不是,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探索,加上借鉴国外先进办学育人理念,我国高教界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有的思想理念不比外国落后。比如,关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中国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和历史超越。由此有大学校长也对新的教育理念作过阐释:变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变学校封闭教育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变教学与科研分离为教学科研融合等。这次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广纳众智,更是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纲要明确要求高校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并强调高校人才培养要更加关注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多样性、选择性。还哪有哪些耳熟能详、这次又被纲要论及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等等。这些直接关联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观念,能不说已很到位、很超前吗?非也!
为何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不缺,客观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中,却还构建不起与培养创新人才相匹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呢?究其原委,恐怕在于一些高校的领导未能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就是没有痛下决心将科学先进的理念付诸大范围实践。其实,近年来已有专家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时至今日,改革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早已不再只是坐而论道就能自我解嘲的了,只有付诸切实行动才是最要紧的。不行动,过了五年十载还是说这些话、念这些旧经,还是原地踏步。一部高等教育演进史告诉我们,营造改革创新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内在的改革创新精神、主动实践精神的养成更为重要和迫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困之道在于改革创新,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小改得小益,大改获大益,不改无出息。怎么改?上下互动、真动应是坚定爽快的选择。当下,搞好两个层面的顶层设计是基层所切盼,一是全国性的培养模式改革顶层设计,不能老是空白或悬浮着,不应只停留在用政策条款或讲话代替系统设计、全面指导,这会延缓改革进程的。但高校的同志们也希望,全国性的顶层设计,宜粗不宜细,在总要求大框架下应给学校留有空间余地,不应再搞大一统、只搞一个规格一个模子,那样势必延续同质化、缺特色、乏活力的老路。二是一校之内也应有培养模式改革顶层设计,而且宜细不宜粗,关键是要有全新的整体系统思路,而不是原有培养方案的修修补补。这是系统推进本校教育教学改革所必须,更是彰显办学特色、激发办学活力、指明教改奋斗目标和路径的重要举措。对管理者来说,能组织力量花心思把新的培荞模式顶层设计搞出来,使全国和全校的教学改革有所遵循,朝着一个目标前行,真的功莫大矣!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教发展观,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还用老思路、老模式、老办法肯定不行了。上下互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要把教学改革的力量凝聚到创新培养模式上来。新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不起来,是谈不上教学改革取得大成功的。改革培养模式,广义说是涵盖教学全过程的,包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还包括优化质量考评和监测管理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高校办学质量自救自强工程,大部分关键环节是外部力量替代不了的,非由自身的大力度改革创新实践不能成功。
上下互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紧迫,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打算。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当前,我们更应强调紧迫性,就是不能总是左顾右盼,上等下等,忍心继续沿用旧模式培养学生,误人子弟。教学改革或叫培养模式改革,既有阶段侧重性,又涉常态性,它涉及到全体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只知道大开大合,不知道以小胜大。不怕慢,就怕站。提高上层领导教改能力,抓重大改革试点是众所企盼;基层教师自觉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也当大力提倡。在还没有出台顶层设计前,就不能改革,或没有进入改革试点,就不算改革,或改了也得到不认可,这种逻辑恐怕是不应该存在的。现在教师群体的教改热情不是高了,而是还缺乏热度和广度。只有保护教师既有教改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和提振全体教师的教改动力和能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才会风生水起、水到渠成,收获硕果。
【2010年第5期】
提升大学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浩歌
曾记否,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本刊严正指出:受经商大潮冲击,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有所轻忽,普遍存在“四个投入不足”(学校经费对教学投入不足,校院领导对抓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对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学生对学习精力投入不足),引发不少人忧思和警觉,状况得以改善。
如今,“四个投入不足”现象是否还不同程度存在,各自心里清楚;更应看到,在强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转变高教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时候,有一个看似微观,实则直接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的带根本性的问题不可不察,那就是如何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这应成为今后抓教学工作、抓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新视线、新实线。
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或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抓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抓好抓实每位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犹如隔靴搔痒,等于没抓到痒处痛处,好比盲人点灯,白费劲。新形势下抓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着力,需要观照主观和客观因素。
一要引导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敬畏心和事业心。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根本责任和使命所在,淡忘或不善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教书育人的对象是亢满生机活力、充满渴望、具有远大理想追求的优秀青少年,目的在于遵照国家需求和个体发展愿望使他们成人成才成功。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全社会都会敬畏钦佩,大学教师自身更应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才会有使命感和荣誉感;只有敬畏,才会不敢慢待和懈怠。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具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和学术性的事业,要求教育者努力具备高深的专业学问基础、高明的育人理念和方法、高尚的教风和师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书育人的学问大得很,选择了大学教师职业,就应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的岗位职责和学术任务,安心教书、潜心育人、热心教研,甘心情愿为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付出辛劳。教书育人的严肃性非同一般,教学过程中心浮气躁不好,急功近利不成,弄虚作假害己损人,只有把心思凝结在立德树人上,诚挚地为学生奉献大爱,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要引导教师提振对育人模式改革的自觉性和创造力。大学教师的教书育人,绝非只把书本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就行了,即使科研水平很高的教师也不一定擅长教书育人。愿不愿教是态度,善不善教是能力。在大力倡导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的今天,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育人模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迫切性越来越强烈。没有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怎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新形势下提升大学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一个重要方面是提振教师对育人模式改革的欲望和激情。只有对教书育人工作饱含深情、充满激情,才会对创新育人模式有欲求,也就会有教改的自觉行动。应让每一位教师明白,我国大学现行育人模式在很多方面是落后的、甚至是僵化陈腐的;不愿或不会创新育人模式的教师是会落伍的、甚至被淘汰:迸发教书育人的创造力,是衡量教师能否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重要标准,也是师德师能升华的新亮点。明知不好不对,却还要固守苦旅,有违师德良心。革新育人模式的内涵半富,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并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使“知识为本”的旧观念更新为“素质为本”,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教师自身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育人是科学、是艺术;育人非制器、非驯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至少应该先从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和育人经验入手,在改革教学(育人)方式方法上工下工夫,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办法和途径。连教学方法都不想改不会改的教师,是很难谈得上教书育人能力离强的。信不信由你,育人方式方法大范围变革之日,定是育人质量大面积提升之时,提请教师在更新育人理念和方法上花心思、甚至付出代价去探索,会有报答的。
三要营造激发教师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的政策制度和文化环境。曾有人认为,我们的教师在较清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付出多获取少,压力大地位低,不宜向他们再提过高的要求,更不忍心说他们不是。这实际上是把尊重教师劳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与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寄予厚望混为一谈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既要为优秀教师歌功颂德,树立榜样,又要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高效率地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既要尊重教师劳动的特殊性,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又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师管理,完善有利于教师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和聘任办法,有效鞭策每位教师求进思变,拒绝平庸,克服教书育人能力上的种种不如意,肯于砥砺自身的高尚教学品质和教书育人品位。同时还须看到,让教书育人工作大放异彩,不应只是“文件要求”和制度规定,也应该是大学文化的热切诉求。文化的力量很神奇,浸染在怎样的大学文化中,决定大学人对教学和教书育人有怎样的风气习惯鸟思路。大学文化建设再也不该总是处于一种不定型的悬浮状态了。尽管大学文化建设内涵会不断开拓,而“创新”是大学文化之魂,“育人”是大学文化之根,这是不能改变的。只有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植于大学文化和制度建设中,才会形成更好激励教师自觉提升师德师能、执著提高育人质量的政策和文化氛围。
教书育人是使命崇高、责任重大的职业,值得大学教师为之励志立命。能洞察教师的教学品质和教书育人能力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实乃教育行家的目光和情怀也!
【2009年第6期】
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出重围
浩歌
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落后一直为世人所诟病。或者说,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已在中国的学校由常态变成了“病态”。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个时期以来,改革落后教学方法的呼声可谓此起彼伏。然而,呼归呼,行归行,涛声依旧,难见突围。人们不禁要问:大面积改革教学方法咋就这么难?连教学方法改革都突破不了,何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学方法不变革,创新型人才难涌现。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有识之士的思考和呼唤,足以让我们汗颜和动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一直在为教学方法改革大声疾呼。多年前他就指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如果大家天天讲创新、讲创新力培养,而丝毫不去触动在人才培养中扼杀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的教学方法,那就等于自己骗自己。”他还说:“也许有人认为方法问题是一个次要的或者是枝节的问题,但实际上教学方法问题已成为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再也不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了”!上个月,这位思维活跃的智者又在为本刊撰文时深深感叹道:“综观我国落后的教学方法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和沿袭下来的落后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它的影响,它的危害难道不值得来论一论、书一书吗?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教育改革走到了今天,不值得我们猛醒、猛觉,高呼一声,是否应该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呢?”他再次认定:“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几年前也对我国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提出质疑。他指出:“教育界倚重学历和填鸭式灌输知识有增无减,却把真正需要看重的文化素质、文化人格挤压掉了。”“重记忆而轻创造,是中国文化的老毛病。现在,电脑早已可以几万倍、几十万倍地超过那些记性最好的脑子,那种对记忆的崇拜,实在太老旧了,却还在奇怪地流行”!他还警示说:“丰富的知识如果失去了正常的精神选择,将是一条极其危险的道路,大量的知识拥塞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精神短路’”。
出于一种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同情心,本刊也在近两年对改革教学方法给予高度关注,不停地呐喊。其中概括描述的“三不”曾触发议论:不能享受先进教学方法的学生是可怜的;不善用好方法施教的老师是可悲的;不会激发大多数老师革新教学方法的高校其教学也难能生机勃发。
如此等等的呼唤和追问,不会一点也不触动一些人的神经。在一些高校和教师中,对学习实践先进教学方法有所行动,理论研究者也对传统教学方法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问题进行有益探讨。但就面上而言,教学方法大改革的氛围并没有形成,在一些高校和师生中甚至出现了“方法改革麻木症”。许多高教或高校管理者视教学方法改革为枝节性问题,因而对旧方式方法渐行渐远漠然处之;更有无数师生对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意识相反相背习以为常。这实是教学改革倡导者和执行者的共同悲哀。
教学方法改革突出重围究竟还要等多久?能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从摒弃陈旧方式方法打开缺口?教学改革发展到今天,是到了对这样的问题作出理论、特别是实践回答的时候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其实并不那么深奥,难的倒是真心践行、不留死角地大范围推开。效用效率效果不佳的教学方法由“常态”变为严重“病态”,既有传统文化负面渗透的原因,又有教育者观念更新滞后、创新意识薄弱、使命感责任心流失等原因。有病不医害死人,有病不会治是庸医,标本兼治是良医。别把教学方法改革不当一回事,教学方法落后,受危害的是学生,无心无力变革方法的高教管理者和教师对此应有负疚感。根治教学方法落后的“病态”,在考验着各级教育管理者的引导力、号召力,考验着广大教师的执行力、创新力。
教学方法革新真的有这么难吗?老大难、老大难,“老大”真抓就不难。高校多英才,攻坚莫畏难,只要高教界上下齐发愤,投入大爱心,营造大氛围,建立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优胜劣汰,就一定能突破重围、根治教学方法落后的顽疾,尽快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崭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跃升。
教 务 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