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声,共育未来——家长“心”课堂第十期

发布时间: 2025-04-16 12:08:4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长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心灵的摆渡人。当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诉说烦恼,用闪烁的泪光表达委屈时,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这些情绪密码?为帮助家长搭建与孩子的深层情感联结,本期“倾听心声,共育未来——家长‘心’课堂”聚焦共情这一能力,与您共同探索亲子沟通的智慧。

 

共情是走进孩子世界的钥匙。心理学中的共情并非简单的“感同身受”,而是包含认知共情(理解他人想法)与情感共情(体会他人感受)的双重能力。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孩子感受到被共情时,大脑会释放催产素,这种“信任激素”能有效缓解压力,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联结。

共情是化解冲突的桥梁。亲子矛盾的本质往往是需求与理解的错位。当孩子出现对抗行为时,家长需跳出“对错评判”的惯性思维,转而关注行为背后的需求。例如,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可能源于对自主权的渴望,幼儿的哭闹可能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现。让沟通从对抗走向合作,不仅能降低情绪对抗,还能培养孩子用理性表达需求的习惯。

真正的教育始于心灵的同频共振。当我们用共情破除“家长权威”的固有姿态,以学习者的谦逊走进孩子的世界,便会发现:那个哭闹着不肯上学的孩童,与那个锁门拒绝沟通的少年,本质上都在发出同样的呼唤——请看见真实的我。让我们在“心”课堂中修炼这份看见情绪的能力,让共情成为穿越成长迷雾的指南针,共同见证破土而出的成长奇迹。


撰稿人:刘珈恺

一审:晋丹丹

二审:牛亚琳

三审:路  




上一篇:4月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例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我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学生朋辈骨干培训——《我的未来不是梦——目标管理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