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娟 陈龙根 罗永彬
摘要:美国企业素有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其参与职业教育具有多种动机,主要有为社会公益服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降低成本、招募员工等。阻碍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培训成本的高昂、经济大环境的波动、相关法律规章的制约、企业内部的阻力与信息的不对称等。本文通过对美国政府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经验研究,为我国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动机;障碍
美国企业素有积极参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根据一项相关调查数据的样本分析,约17万家企业成为美国职业教育项目“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学习项目的合作伙伴,25万多家企业为高中生或者社区学院的学生提供了职业教育实习活动。[1]
一、美国企业参与职教的动机
许多学者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托马斯·贝利(Thomas Baiey)认为,企业参与职教主要基于三个动机:慈善动机(philanthropic)、个体动机(individual)和集体动机(coilective);帕特丽夏·麦克尼尔(Patricia McNeil)等人将企业参与的动机划分为“经济动机”(financial incentivesl和“非经济动机”(nonfinancial incentives)。虽然这些学者的提法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所提出的企业参与动机基本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公益服务
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施是出于社会公益目的。欧洲企业参与青年培训项目具有相关的立法支持,而且各国政府还设立了相关的组织结构以使企业的参与得到明确的定位。美国没有此类制度建设,许多企业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参与青年培训项目的。多项研究表明,改善社区是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重要原因。托马斯·贝利的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企业将慈善原因作为参与的主要动机。在他所调查的企业中,将对社区公益作贡献作为主要参与动机的企业占26%,另有33%的企业表示,改善公共教育系统是其参与职教的最重要原
因。[2]
(二)建立公共关系
许多企业认为,与学校合作是巩固公共关系的一种隐性方式。在一项对参与合作教育项目的250家企业的研究中,53.2%的企业表示参与合作教育项目活动对改善其公共关系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31.6%表示具有比较大的作用。[3]另外,参与青年培训项目也能够使企业在业界获得良好声誉。例如,太平洋证券公司(Security Pacific Corporation)在12年的时间里与200多个加利福尼亚学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向4500多名学生提供了入门水平的工作培训机会,这使该公司在当地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也使其与当地银行建立了一种积极的关系。[4]
(三)降低成本
许多企业将高中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教育与经济协会(Institute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的一项研究显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最普遍的动机是获得低成本的、短期的劳动力。因为雇佣学生比雇佣临时成人劳动力的成本低,学生通常会免费“实习”或者只要求低廉的按小时计算的报酬。[5]另外,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实习项目可降低企业招募员工的成本。企业招募一个工人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根据美国《培训杂志》(Training.Magazine)的分析,填补一个空缺位置的预计成本相当于该职位工人年工资的33%,[6]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做招聘广告、面试应聘者需要承担的费用、参加招聘工作人员的误工成本等。因此,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参加职业教育。
(四)招募员工
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项目是基于招募员工的目的,有的企业是为了招募短期或者兼职员工,有些企业是为了招募长期的、高质量的劳动力。
(1)招募临时工作人员。因为学生实习生通常是无偿的或者只需支付很低的工资,所以一些企业便安排实习生填补临时空缺岗位。托马斯·贝利的研究表明:10%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为了雇佣兼职的、短期的员工。[7](2)获得潜在的、长期的高质量劳动力。技能型劳动力的缺乏也使得一些企业将目光瞄向职业教育,因为许多学习职业科的学生具有成为高质量劳动力的潜在可能性,所以在托马斯·贝利的研究中,10%的企业表示其参与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获得长期的合格员工。[8]林恩(Lvnn)和威尔斯得(Willsde)通过调查发现,几乎50%的企业在学生结束职业教育实习项目之后便招募他们为正式员工。技术评估办公室(Office 0f Technology Assessment)所调查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它们参与职业教育项目的主要原因是招募员工,因为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其自身进行潜在的投资。
二、美国企业参与职教的障碍
(一)培训成本的高昂
阻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参与成本问题。虽然节约成本是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参与职业教育需要负担的成本往往是惊人的,这使得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启动成本。启动一项职业教育实习项目的成本从几百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一项研究显示,计划成本的数额波动幅度很大,简单项目的启动,如基本的计划和设备添置等所需的成本在l万~5万美元之间,而综合性强的项目的开发所需的成本则高达10万~20万美元。[9]当然,初期的启动成本是由学校、企业、中介组织共同分担,但是这依然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实施成本。事实上,实施职业教育实习项目的负担比实施员工培训项目的负担还要大,这是因为前者要求有导师指导、与学校课程结合等。培训费用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即使在以完善的培训制度而著称的德国,一些较大的企业也发现进行学徒培训的开销几乎大到无法承受。戴特马·哈霍夫(Dietmar Harhoff)和托马斯·凯恩(Thomas Kane)发现,德国企业为每个学徒工支付的平均培训费用为9381美元。[10]“专门为学生设置的“青年学徒项目”的培训成本同样不低。而且,企业参加职教的培训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不断攀升。另外,培训费用也随着学生受培训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如戈德伯格(Goldberger)的研究数据显示,企业为第一年参加培训的学生所负担的平均成本为3500美元,为第二年参加项目的学生所负担的成本则上升为5200美元。[11]
(二)经济大环境的波动
在波动剧烈的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况。汉密尔顿(Hamilton)根据其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当经济状况恶劣时,几乎没有企业具有雇佣学生的资源和动机。[12]但是,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状况良好时,企业便会积极地提供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因为市场的动态性使得企业难以提供长期的学生培训岗位。例如,西尔斯公司
(Sears)曾经承诺向其所在社区的学生提供综合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但是,公司重组及规模削减使得该公司无法完全履行此承诺,它最终只能向学生提供为期三周的课后工作实习项目。[13]
(三)相关法律规章的制约
美国联邦的、州的法律规章也是制约企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主要因素之一。劳工部规定任何行业都不得雇佣18岁以下的学生,各州也出台了对青年工作时数进行限制的规章制度。如威斯康星州规定,16岁一17岁的学生在学习13的工作时数不能超过4个小时。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险的规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提供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积极性,如45%的合作教育的负责人认为,为学生安排安全保险的要求是制约企业参与的主要原因。[14]有些企业指出,《职业安全和健康法》(0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OSHA)中的某些条款成为制约企业参与的因素。该法规定,规模在1 1人以上的企业都要做事故记录,事故频发的企业将会受到审查乃至罚款,因此,许多企业认为雇佣不成熟的、缺乏经验的青少年将会对企业的安全系数构成威胁,并增加企业被《职业安全和健康法》处罚的风险。[15]
(四)企业内部的阻力与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是否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实施的决策也会受其内部力量的影响。有时,企业的正式员工会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参与学生产生怨恨心理,认为这些学生的低工资以及所接受的培训机会使他们受到威胁。另外,如果员工没有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他们也会失去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兴趣。信息不对称也会制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缺乏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管理体制或者相关知识都会使企业缺乏参与的兴趣。因此,全国商业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非常强调中介组织帮助企业建设青年学徒项目的重要性,乔
伊斯(Joyce)和伯恩(Byrne)认为中介组织提供的支持性工作应该包括:召集工作小组、管理项目、确定工作岗位、开发课程和制定管理结构。”[16]
三、美国政府吸引企业参与职教的策略
为了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制定了各种策略,包括进行道德劝说、施加同行压力、激发企业的集体兴趣等,其中最重要的策略是政策支持以及通过中介组织吸纳企业的参与。
(一)政策支持
如上文所述,高昂的培训成本是制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许多州政府对症下药,制定相关法律规章为参与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包括直接的经济补偿政策(如课税免除等)以及间接的支持性政策(如减少企业管理参与学生的责任等)。
一些州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企业提供课税免 (tax credit)政策。例如,密西根州制定的《密西根高中生注册学徒制课税扣除})(Michigan’s Registered Apprenticeship Tax Credit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分析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障碍,并制定了相关的资助政策。资助政策包括补偿参与企业培训高中生的成本——每位学生每年补偿2000美元。[17]州政府补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本的另一种形式是减少学生在工作场所受伤时企业应担负的经济责任。例如,夏威夷修订了《职业安全法》,以减少企业管理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学生应担负的责任。[18]
(二)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吸引企业参与
与制定支持性政策的手段相比,通过中介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商会吸引企业参与是一项更加有效的策略。从层次上来看,美国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层面的中介组织。此类中介组织一般是垂直设置,即在全国范围内促进某一行业的联系,通常在地方层面和州层面有分支机构,如美国商会(U.S.Chamber of Commerce)—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基金会,包括3000个成员、850个商业协会、87个美国海外商会;二是地方层面的中介组织。此类中介组织一般呈水平状态设置,即在某一地区建立跨行业的教育一工作场所联系,如加利福尼亚首府萨克拉曼多(Sacramento,California)的地方性组织“联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组织”(Linking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EED);三是在这两种模式之间的中介组织是州层面的中介组织。州层面的中介组织试图将地方层面的和国家层面的中介组织联系起来,如美国最大的州层面的商业服务组织康涅狄格州工商业联合会
(Connecticut Busines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该联合会包括10000个成员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这些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便是采取各种策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以帮助青年的发展。
1.发挥自身影响力吸引企业的参与
美国的民间组织非常发达,而且有些组织影响力巨大,所以一些中介组织便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例如,制造业职业生涯联盟(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areers Alliance)和全国零售业联合基金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Foundation)之类的组织实力雄厚,能够吸引大量地方层面的、州层面的、国家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在2000年,餐饮企业联合会(Hospitality Business Alliance)提出的目标之一是确保所有50个州到2005年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目标之二便是每年吸引5000所学校、10万名学生、5万个工作场所、5万名工作导师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为了实现每个州参与的目标,2001年2月,餐饮企业联合会在20个州设立了基金会,并向这些基金会提供资料和理论培训。餐饮企业联合会做出承诺,将为促进州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进行长期努力。[19]
2.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及政府态度获取政策支持
随着企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对政府的决策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企业“发言人”的行业协会也越来越懂得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和态度为其成员谋求利益,并实现自己的目标。国家层面和州层面的中介组织主要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倡导能够满足其成员需求的公共政策和项目。例如,为了动员州和地方的会员,美国商会、全国制造企业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l 0f Manufacturers)以及其他企业团体会固定参与华盛顿的立法和规章制定程序,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影响与教育和劳动力开发相关的政策制定,间接吸引企
业参与职业教育。
3.制定行业标准吸引企业参与
行业技能标准通常是将企业和学校联系起来的中心环节,许多行业协会将行业技能标准作为建设教育课程、规划经济发展、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等方面的基础。旨在促进萨克拉曼多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地方性组织“联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组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组织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联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组织”合作学区的所有高中将该组织制定的技能标准纳入其职业生涯学院和职业路径,以此来指导课程开发。“联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组织”直接吸纳200家企业、间接吸纳1500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其中,有500多家企业提供与技能标准结合紧密的工作实习机会。另外,“联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组织”已经培训了60多名管理者管理、扩展这些工作实习项目,并向6000多名学生提供参与这些项目的机会。[20]
四、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
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我国实施校企合作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责任的缺失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几年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都有极大地提高。如浙江省以“制造业大省”为依托,组建了服装、大港、商贸、金融四个省级职教集团.这些职教集团以一所高职院校为龙头,均有1个企业和3所中职学校参与。[21]但是总的来看,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现在多数企业还缺乏长期考虑,主动提出联合办学的企业较少,办学伙伴难以寻觅”。[22]此外,行业协会、商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一些行业协会、企业管理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商会、基金会、社区组织等已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许多行业协会已经开始逐渐介入职业教育。例如,广东省中山市拥有上百个各类区域性行业协会,这些行业协会通过与该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当地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23]但是,我国行业协会、商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还处于初始阶段,有待进一步加强。借鉴美国的经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问题:
(一)通过立法等手段吸引企业主动参与
尽管1996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2002年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劳动保障部又联合发文,提出要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的作用,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还缺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意识和制度环境。由于职业教育投入周期长、见效慢,所以很多
企业认为参与职业教育只会增加成本、很难获得收益,从而不愿过多投入。同时,我国政府虽然提出了要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却没有建立配套的机制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建立配套的政策机制,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
(二)充分重视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秩序的形成,社会组织在公共社会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应创造一个较为宽松、公平的外部环境,从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逐步向社会组织放权,把大量的服务性职能如调节、培训、监督、保护等功能交给社会,在政府与社会之间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构筑政府一社会组织一社会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公民和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就美国的经验来看,行业协会、商会在职业教育中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如吸引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技能标准等。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渐成熟,行业协会、商会在职业教育中
的重要作用将会日渐彰显,因此,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政策环境以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5][10]Petor Cappelli,Daniel Shapiro&Nichole Shumanis.Employer Participation in School-to-Work Programs.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98,Vol.599:109~124.
[2]Thomas Bailey, Katherine Hughes&Tavis Bart.Achieving Scale and Quality in School-to-Work Internships:Findings from an Employer Survey.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Spring2000,Vol.22(1):41~46.
[7][8]Thomas Bailey&Katherine Hughes.Employer Involvement in Work—-Based Learning Program.National Cento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1999.11~12.
[3][4][6][9][11][12][13][14][16]Steven G.Klein.Employer In—centives to Participate in a Comprehensiv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Program.Berkeley,CA:MPR ssociates,1994.5、6、9、11、16、17.
[15]Thomas Bailey.Learning to Work:Employer Involvement in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Programs.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5.94.
[17][18][19][20]Marc S.Miller&Robert Fleegler.State Strategies for Sustaining School-to-Work.Jobs for the Future&New Ways Workers National,2000.3、4、7.
[21]刘显泽.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4):24~26.
[22]王廷才,韩全立,姜岩蕾.校企联合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1,(6):9~10.
[23]郑根让.中等职教与区域性行业协会合作办学探索与实践阴.职教论坛,2005,(11):52~55.
作者简介:张凤娟,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教师、博士;陈龙根,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永彬,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23)
原载于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