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对高职课程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 2009-04-23 16:26:5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吕鑫祥
    摘要:在分析高职面临社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要点:课程目标的扩展;学生应变;综合创新能力;正确对待理论与实践和课程体系构造的相关原则。
    关键词:课程;课程目标;高绩效工作;应变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整合;衔接
    作者简介:吕鑫祥(1938一),男,上海人,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l一7518(2008)04—00104—04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的目标、性质和功能都是由课程具体呈现的。因而,课程问题是高职的核心问题。当前,教育界对高职课程的内容和模式尚存在不少分歧。这不能不影响高职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更好体现。本文准备就此提出一些观点供共同探讨。
    “课程”一词有不少表述。本文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对课程的表述是较为具体的,便于操作的。现转录如下:
    “课程是按照教育内容确定的,是完成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的含义比一门课或一组课的含义更广。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某一级教育不仅包括编入课程的各门课,而且也包括各门课以外的科目及课外活动。”
    本文立足于以上课程内涵来进行阐述。
    一、高职教育面临的新态势
    (一)技术的空前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来,技术的发展呈现三个特征:
    (1)技术发展的高速化和投入应用的高速化;
    (2)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走向综合化;
    (3)技术的复杂性和精确度越来越高。20世纪出现的许多高新技术,其复杂性和精确度是19世纪的机械技术、动力技术等所不能比拟的。
    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职业岗位内涵及外延的变化,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技术的更新,不断促使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且岗位技术含量的上升正成为普遍趋势。
    (二)经济的全球化
    我国加入WTO的深刻内涵,就是使本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主流中去,就是参与世界性的资源和产出优化配置的竞争中去。这就必然要使我国原有的经济结构产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这一变动的比重特征是第三产业的持续上升:第二产业的合理增长和第一产业的逐步下降。除产业结构变动外,产业部门中的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行业如纺织、采掘等日渐减少。反之,一些新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等日趋发展。
    这二个层面的变化对我国社会职业岗位结构同样会产生直接影响。
    (三)企业行为的深刻变革
    在经济全球化与技术高速发展的合力推动下,正使一个高度竞争化、自由化的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日渐形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也必然要经历深刻的变革。首先,企业同外部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企业面对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以及具有各自要求的客户。因而,企业必须随时保持灵活应变的工作姿态和持续创新的技术思路。否则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失败。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机制和工作模式必须作相应的变动。
    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高绩效工作”(High performance)的概念。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企业职工的职业活动是基本确定的。职业岗位内涵是持续不变的一组工作任务。劳动者的职责是完成规定任务。但在高绩效工作体系中,各个层次的劳动者都应该主动地智能化地参与生产和工作。劳动者所接受的常会是没有细微规定的任务。它给劳动者留下发挥创造性的余地,希望他们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和获得进一步改进生产的新思路。
    总之,在当今环境中,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具有快速应变、不断创新的能力。因而也就必然要求职工具有应变、创新的素质。德国企业界对职工提出的“关键能力”就是这一要求的体现:(1)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所承担业务中全部内在联系的能力;(3)在较微观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发展和独立学习的能力;(4)在工作过程中,独立的、有效引导的组织能力;(5)在工作小组中的合作能力;(6)掌握新型信息技术的能力,即所谓“驾驶媒体的能力”。
    美国职教专家Thomas.  R.  B.为现代企业职工提出的“高级通用能力”(advanced  genericskills)的内涵与上述“关键能力”是类同的。只是更明确地提出了“创造性思维能力、作决定能力、推断能力”。由此可见,这是现代化社会对企业职工的规律性要求,是职业行为在企业中的新定位。
    毫无疑问,这也是现代社会对高职课程的总体要求。
    二、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要点
    面对新形势,迫使我们对高职课程的一些重要问题重新审议,并作认真的理论思考。现阐述如下:
    (一)课程目标应由岗位扩展到职业或行业,并顾及职业生涯
    传统的职教观把职业岗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结点。这种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职业岗位的状态和需求。但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已逐渐成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动态大系统。岗位的消失和产生交替进行。就岗位内涵而言,由于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常处于变动之中。因而,职业岗位只适合作为岗位培训的目标,而不太可能成为职业教育的稳固基础。
    还必须看到,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走势,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劳工部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青年人一生中,职业变换会达6至7次之多。我国社会也发生着同样变化。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熟悉的社会现象。这样就业需求也必然对课程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
    国际上的权威文件印证了上述分析。UNESC01997年再版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89条中提到“5B类教育的计划内容,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因此可见,其覆盖面远远超过了职业岗位。在初版中是没有这样的提法的。
    1995年美国国家职教研究中心(NCRVE)向联邦政府所提“立法原则建议”第一条中指出:“旨在使今日的学生获得能适应明日需要的各种理念的充分理解,不能仅局限于职业入门的具体技能,而要关注到行业或职业的各个方面。”
    第二条中又提到:“应排除只教某种职业岗位技能的课程。”
    可见,在此文件中,课程目标也大大扩展了,不仅要关注到行业与职业的各个方面,而且要涉及到学生的明日需要。
    (二)课程应使学生具有应变、综合和创新的能力
    在新形势下,技术型人才的知能结构总体上看,应有以下变动趋势:
    1.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由于现代社会的职业体系是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动态系统。因而,社会成员必须具有应变能力,才能适应它的需求。1999年UNESO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大会主题工作文件中指出:“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21世纪竞争的核心是造就一支有生产活力的、灵活的劳动大军。”
    2.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当今,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特征,必定会在技术应用中体现出来。首先是技术工作岗位的综合程度的提高。例如上海大众PASSAT汽车自动焊接生产上的技术人员,既要有汽车焊接专业的知识、又要熟悉自动焊接机器人的性能、还要有加工质量控制能力。技术人员的知能结构不仅涉及到汽车构造、焊接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还要涉及到物流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同时,加入WT()后,工厂技术生产逐渐与国际接轨,因而,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也越来越成为技术人员的必备能力。
    3.加强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培养
    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工艺流程的革新、加工方法的创造、管理方式韵变革等都需要这种素质。把技术型人才理解为“执行型”人才是不全面的。在当前国际经济竞争中,技术创新竞争正是竞争的核心。
    UNESO总干事马约尔先生在1999年“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未来,促使一个国家社会与经济腾飞的骨干力量是专业技术人员”。
    (三)课程应正确配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要十分重视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
    从总体上看,职教课程的发展,实质上是理论深度与技术广度的发展。中职向高职的提升也是专业基础理沦的提升。还必须看到高绩效工作模式所要求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都是建立在专业基础理论上的。没有必备的理论基础就不可能培养应变能力,更不必奢谈创新。
    毫无疑问,这里讲的必备理论是技术型人才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而不是其他人才的理论基础。过去理论错位的负面影响,不应成为轻视理论的理由。我们反对“学科本位”的指导思想,但是并不反对学科建设。当然,这种学科是技术学科或者是为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服务的学科。很难想象,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没有与高教水平相当的理论基础与学科建设。
    可以预计,随着技术的深度化、综合化发展,技术型人才应有的理论水平必将不断提升。
    2.应该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整合
    当前,不少文章认为:“高职是培养实践人才的,因而,实践应不断加强,理论越浅越好”、“为加强实践,应该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等。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是一个误区。
    应该看到,技术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的。消弱了必备理论也就是消弱了实践能力。不懂得数控原理以及相关的机械、电气、传感器等理论知识、怎么谈得上数控设备的编程、调试、维护等实际能力的培养呢?
    美国职教专家Thome  R..Bariley著文谈到“高级通用能力”时说“学校教育应该确保学生提高这种能力。然而,工作场所的变化带来的课题不仅是教育内容方面的,还需要教育理念的转变。其中学术性学习与职业性学习的整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整合是核心”。最后一句话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3.各种实践环节都有其功能,不能偏废
    高职的实践环节有实验、实训和实习三种。当前,有一些较时尚的提法,我认为值得商榷,如“大力削减验证性实验学时,力求增加实训学时”、“减少实验对理论的依附性”、“实践教学不能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实训可以替代实习”等。
    实训是形成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推崇实训的作用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此而贬低其他实践环节的功能,甚至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那就值得探讨
了。
    验证式实验是掌握理论的必需手段。同时还必须看到实验在建立科学的实证思维方面、在掌握基本的测试手段和方法方面、在参数测试、数据处理等方面都起到了打基础作用,对其他的实践环节和今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实习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真刀真枪的技术问题以及工厂具体的人际关系和运行机制。实习对学生认识和把握工作世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当前高绩效工作模式所要求的,工作地学习与学校学习相整合的趋势。
    (四)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
    1.优化衔接
    高职的课程体系构建,不能离开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要考虑与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内容相衔接,否则会出现重复或缺失的状态。
    当前有二类衔接方式:教学单元衔接法和专业大类衔接法。前者以教学单元为基础。它是一种相互独立又各有联系的教学单元体系。在体系中,教学单元程度深浅可分为若干层次。例如英国的教学单元分成5个层次。各种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教学单元组合而成。这样,不同层次的技术教育之间的衔接就可以通过教学单元的衔接来实现。这种方式较为精确。但建立和更新体系的工作量较大。
    后者以中职和高职间的专业大类来对口衔接,虽较粗糙,但可操作性较强。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均用此法。
    在特定条件下,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也有用同一教学计划来实现的。由于使用专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因而,衔接情况也较好。
    2.定向选择
    课程内容是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的。因而,课程内容是定向选择配置的。这种选择配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定向选择。例如美国社区学院的“技术数学”、“工业物理”以及德国技术大学的“机械化学”等,这些内容都是按专业要求定向选择的。
    (2)教学内容间比重的选择配置。例如基础理论、专业基础以及专业技术三者的比重,也应根据专业情况,按照针对性与适应性统一考虑、合理平衡的原则加以确定。
    (3)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的选择。这同样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例如,智能型操作者、医疗技师与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的比例肯定是不同的。
    3.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确定后,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整合。这一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整合方向的。技术应用能力是由一些由知识和技能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成的。例如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技术应用能力,经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后明确是由8种单项能力要素组成。每一种单项能力又由若干课程来保证,如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是由“微机基本组成”、“操作系统”、“工具软件的使用”等保证。
    4.合理排序
    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合理排序。因为知识与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例如,“液压传动”课必定要在流体力学基础上才能学习;一些理论课又必须在一定实践基础上才能进行,如没有金工实习基础就无法教授“机制工艺学”等。国内外的逻辑结构图”以决定教学程序。这样,既可以使教学以合乎知识与技能内在关系的合理途径进行,又可避免重复和脱节。
参考文献
[1]UNESC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版.
[2]Thome  R..Bariley.“学校与工作的整合——教育及变革中的工作场所”,《Education through  occopation  in  American  High  School》Vo1..I.
[3]UNESC0“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21世纪的展望”,《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全》建议书,1999.
[4]相朝祥.追求卓越的技职教育.台湾地区教育部,2000.
[5]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原载于《职教论坛》2008[2]下)